ISO/IEC 42001:2023 人工智慧管理系統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anagement System (AIMS)
什麼是 ISO 42001?
ISO 42001:2023 是全球首個專為人工智慧(AI)管理系統設計的國際標準,於 2023 年由國際標準化組織(ISO)與國際電工委員會(IEC)聯合發布。隨著 AI 技術的快速發展,人工智慧的應用已廣泛影響各行各業,如金融、醫療、製造業、零售及政府機構。然而,AI 技術的使用也帶來了倫理、風險管理、資料隱私與安全性等挑戰。
ISO 42001 旨在為組織提供一套結構化的方法,以確保 AI 系統的開發、部署與管理符合國際標準,並降低相關風險。該標準採用基於風險管理的框架,讓組織能夠識別、評估並控制 AI 系統帶來的潛在影響。ISO 42001 不僅關注技術層面,還涵蓋組織治理、法律合規、風險評估以及與利益相關方的溝通,幫助企業與組織建立負責任的 AI 管理機制。
無論是 AI 技術供應商、企業 AI 產品開發者,或是希望確保 AI 服務符合倫理與法規的組織,都可以透過導入 ISO 42001 來確保其 AI 解決方案的透明度、可靠性與可持續性。
ISO 42001 管理範疇
- 符合 AI 監管趨勢
隨著 AI 在全球範圍內快速發展,各國政府正積極制定相關法規,如 歐盟的《人工智慧法》( AI Act )、美國的《人工智慧權利法案藍圖》( Blueprint for an AI Bill of Rights ) 及 中國的《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暫行辦法》。這些法規對 AI 透明度、隱私保護和風險管理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,ISO 42001 幫助企業建立合規框架,確保符合最新的法規與產業標準。 -
滿足企業 AI 落地
AI 技術已廣泛應用於 金融、醫療、零售、製造 等領域,許多企業希望透過 AI 提升營運效率、優化決策並提供更好的客戶體驗。然而,AI 系統的風險和不確定性也讓企業面臨挑戰,導入 ISO 42001 能確保 AI 產品的可控性與安全性,提升企業的競爭力。 -
關注 AI 風險與倫理
AI 生成技術(如 ChatGPT、Deepfake)和自動化決策系統的興起,引發了對 AI 偏見、數據隱私、透明度和倫理問題的關注。企業若未能妥善管理這些風險,可能會面臨法律訴訟、信譽受損及客戶信任下降的問題。ISO 42001 提供了一個標準化的 AI 風險管理與倫理框架,確保 AI 的應用公平、安全且合乎道德。 -
提昇市場競爭力
未來 AI 產品和服務的市場競爭將不僅關注技術創新,更將關注 AI 系統的可靠性、透明度和風險控制。擁有 ISO 42001 認證的企將更容易獲得國際市場的認可,並在 AI 監管趨勢下保持競爭優勢。
ISO 42001 核心特色
- 提供AI管理框架:提供 AI 風險評估與管理機制,降低偏見、隱私風險與安全漏洞。
- 確保權責與治理:確保組織在 AI 生命週期內明確界定責任與合規要求。
- 確保決策可信度:確保 AI 決策過程具備可解釋性,提高信任度。
- AI 流程持續優化:導入 PDCA(Plan-Do-Check-Act)循環,確保 AI 相關流程持續最佳化。
- 滿足法令與法規:幫助企業符合 AI 相關法規(如 GDPR、EU AI Act)。
為何要導入 ISO 42001?
- 提升 AI 信任度:確保 AI 系統符合公平性、安全性與隱私要求,獲得市場信任。
- 降低 AI 風險:減少 AI 帶來的潛在法律責任與技術風險。
- 提升競爭力:擁有 ISO 42001 認證的企業更具備國際市場優勢。
- 符合監管要求:協助企業快速適應 AI 相關法規,避免罰款或監管風險。
- 強化企業治理:建立清晰的 AI 風險管理機制,提高決策透明度。
- 提升品牌形象:展現企業對 AI 負責任的態度,提高投資人與客戶信心。
- 加強供應鏈管理:確保供應商與合作夥伴的 AI 應用符合標準,降低整體風險。
- 提高內部 AI 專案成功率:透過系統化的 AI 風險管理,提高 AI 專案落地的可靠性。
ISO 42001:2023 條文大綱
ISO 42001 同樣為高階語言架構與其他管理系統標準一致 ( 如 ISO 9001 品質管理系統、ISO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 等 ) ,以便於組織建立與整合,同時採用 ISO/IEC 22989:2022 瞭解人工智慧概念和術語執行;另亦有附錄 A ~ D之項目,附錄A有 9 大控制目標需執行。
前言(Foreword):介紹標準的制定背景、目的和適用範圍。
- 範圍(Scope):說明標準的適用範圍和目標。
- 規範性引用文件(Normative References):列出與本標準相關的其他標準和文件。
- 術語和定義(Terms and Definitions):提供在標準中使用的關鍵術語和其定義。
- 組織環境(Context of the Organization):要求組織理解其內外部環境,以及與 AI 系統相關的利害關係者需求,確定 AI 管理系統的範圍。
- 領導統御(Leadership):強調高層管理者在 AI 管理系統中的角色,包括制定政策、確保資源和明確職責。
- 規劃(Planning):要求組織在策劃 AI 管理系統時考慮風險和機會,設定目標並制定實現目標的計劃。
- 支援(Support):涵蓋資源管理、能力建設、意識培養、溝通以及文件化資訊的控制。
- 運作(Operation):描述為實現 AI 管理系統要求所需的運作策劃和控制,包括風險評估、供應鏈管理和變更管理。
- 績效評估(Performance Evaluation):要求組織監測、測量、分析和評估 AI 管理系統的績效,並進行內部稽核和管理評審。
- 改進(Improvement):指導組織如何持續改進 AI 管理系統,包括處理不符合項和採取糾正措施。
ISO 42001 條文架構與大綱
0. 簡介 |
0. 一般 0.2 與其他管理系統標準之相容性 |
1. 適用範圍 |
|
2. 引用標準 |
|
3. 用語及定義 |
|
4. 組織環境 |
4.1 瞭解組織及其全景 4.2 瞭解關注方之需要及期望 4.3 決定人工智慧管理系統之範圍 4.4 人工智慧管理系統 |
5. 領導統御 |
5.1 領導力及承諾 5.2 人工智慧政策 5.3 組織角色、責任及權限 |
6. 規劃 |
6.1 因應風險及機會之行動 6.1-1 一般要求 6.1-2 人工智慧風險評鑑 6.1-3 人工智慧風險處理 6.3 規劃變更 |
7. 支援 |
7.1 資源 7.2 能力 7.3 認知 7.4 溝通 7.5-1 一般要求 7.5-2 制訂及更新 7.5-3 文件化資訊之控制 |
8. 運作 |
8.1 運作之規劃及控制 8.2 人工智慧風險評鑑 8.3 人工智慧風險處理
8.4 人工智慧系統影響評估 |
9. 績效評估 |
9.1 監督、量測、分析及評估 9.2 內部稽核 9.3 管理審查 |
10. 改善 |
10.1 持續改善 10.2 不符合項目及矯正行動 |
附錄 A:9 大控制目標 ( A.2 - A.10 )
ISO/IEC 22989:2022 資訊技術 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的概念和術語(Information technology —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—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oncepts and terminology)
ISO/IEC 22989:2022 條文大綱
ISO 42001 適用對象
- 開發 AI 技術或應用 AI 系統的企業與組織
- 需要確保 AI 風險管理與合規性的公司(如金融、醫療、政府機構)
- 希望提升 AI 透明度、可解釋性與責任管理的企業
- 供應鏈涉及 AI 技術,需確保 AI 符合倫理與法規的企業
申辦 ISO/IEC 42001:2023 交給領導力企管
領導力企管擁有眾多人工智慧管理系統 (AIMS) 相關經驗,我們將提供教育訓練(Training)、建置(Implementing)、 驗證(Certification)、維護(Maintaining)4大服務流程,協助建立 ISO/IEC 42001:2023 人工智慧管理系統。最終產出符合規定的程序書、紀錄等相關文件,順利通過第三方驗證機構認證,取得符合國際公信力的 ISO/IEC 42001:2023 證書。歡迎立即與我們聯繫。